樹碑是造墓的重點,按風水,都以墓碑的朝向來定向,這是墓地吉凶的重要環節。對墓碑的尺寸,文字的大小,樹碑動土的時間,都要慎重考慮。
根據台灣墓地的研究,隨著水泥技術成熟、活人住宅的匠師開始投入墳墓建造,台灣在日治中期到1980年代左右的造墳技藝發展快速。學者基於此一時期的墳墓樣貌,歸納出傳統墳塚的基本結構由半環狀的「墓龜」、中央的「碑牌結構」、以及地勢最低的「墓埕」所組成。
傳統墳墓最擔心土石流失,所以擋土和排水的機能對墳墓來說至關重要。墓龜是安放遺體的位置,外型多為隆起的土塚,源自古人對「山形」的崇拜,象徵居財、長壽。在墓龜邊界砌有磚牆防止墳土向外滑動,具有擋土的功能。
位於墓中央的墓碑,除了記載墓塚資料的功能外,它的碑牌結構也有擋土排水的作用。碑牌結構中碑牌、屈手和墓桌構成墳墓的擋土牆,這些構造能阻擋從墓龜向下沖刷的水流,而且能導引水從墓桌兩側的子孫巷流出,最後往墓埕流去。古人認為「水」象徵「財富」,這樣的設計除了達到墳墓排水的目的,也有向子孫「聚財」的意義。
根據研究,台灣墳墓發展可區分為三個階段。
1950年代之前,人們已有風水觀念,但水泥工法技術尚未盛行,只以簡易的磚材堆砌而成,甚至只有設置一個碑牌。為了滿足入土為安和避免先人受到地下水侵蝕的問題,這個時期會將遺體埋葬到一定深度的土層中。
從日治中期到1980年代左右是第二階段,因為許多蓋陽宅(活人住宅)的匠師投入墳墓建造,這個時期的墳墓出現許多陽宅的特色,像是日式風格的四角燈塔、巴洛克風格的洋樓立面等等。也開始出現地方性的風格,如:台北地區使用觀音山的石片、彰化地區會在屈手貼上彩瓷或彩繪、新營以南地區的洗石子裝飾。而上段流水入堂的意象,也是在這個時期發展出現。
1970年代左右開始的第三階段,墓地的建造技術已成熟,水泥開始被充分應用在墳墓建築中,此時期的最大特色是埋葬遺體的位置逐漸上移,這方便葬禮舉行和墓地建造。個人土墓也漸漸改建成被家族合葬的「祖塔」,又稱墓厝、家塚、硿仔,外型也開始轉變成小屋的樣式,能置放入棺材與骨甕。